匠“新”驱动:全产业链绿色技术革新
• 矿业循绿:生态修复与技术升级双驱动践行“3S生态修复模型”,完成3000余亩矿区生态修复与植被复绿工程,恢复率超95%。通过磁选工艺智能化升级,采用智能塔磨与高效磁选技术,将选矿回收率从84%提升至97%,铁精矿品位达67%,尾矿含铁量降至2%,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标准领先水平。
• 低碳绿链:新能源物流体系构建零碳运输网络,依托现代供应链理论,布局新能源物流体系,在蒲缥公铁联运物流园构建智能运输平台,实现纯电动重卡车-货-路协同调度,创新探索“南亚东南亚光伏发电制氢+跨境物流”场景,建立中缅国际货运的零碳运输走廊。
• 建筑革新:绿色建造引领,恒居建筑推出绿色智慧建造体系。通过建筑信息模型,相变储能材料,建筑能耗降低30%;装配式建筑工艺部品化率达85%,施工废弃物减少60%;园林装饰融入光伏组件天牛配资,搭配适生植物,实现能源自给与雨水循环利用,驱动行业低碳化、工业化转型。
展开剩余65%创“新”拓路:多元场景低碳技术突破
• 固废资源化:恒云润达研发的一体化污泥连续干化碳化技术,以变废为宝的创新路径,达成“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”三大目标,符合固废资源化利用要求,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。
• 综合能源应用:蒲缥物流园打造 “光伏+充电”一体化示范项目天牛配资,依托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充电设施协同架构,于公铁联运物流园仓储屋顶铺设光伏板,构建“发电-储电-充电”能源闭环;配备12台320kW双枪直流桩,实现新能源重卡绿色补能,以“源-网-荷-储”框架为滇西物流枢纽供能,显著降低园区用电成本,提升年减碳效益。
• 跨境能源协同:依托滇西区位优势,在中缅边境构建零碳运输网络。以170辆纯电重卡为运力,于瑞丽畹町、腾冲猴桥等边境节点布局补能站,打造矿石、农产品跨境运输零碳专线。探索“光伏 + 充电”技术跨境应用,以纯电运输替代燃油动力,构建中缅边境低碳物流通道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绿色运输标准落地。
焕“新”赋能:低碳发展的经济与环境效益
• 经济性:产业累计节省燃油435余万升,节约燃油成本2323.79余万元,单车年均省油费18.59万元。
• 环保性:产业累计减少碳排放4979.48吨,相当于增加绿化面积202.14亩。
未来,恒益集团将紧跟国家碳达峰、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指引,积极响应相关政策部署,持续深化“技术创新+产业协同+标准输出”战略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集群,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实践范本。
来源:恒益集团微信公众号天牛配资
发布于:云南省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